那抹红,永相传——初二12班 李静怡
那抹红,红得热烈;红得鲜活;红得绚烂;红得耀眼。
那抹红似霞光,悄然醒来,似烈火,灼烧人心。
夜色暗哑,难掩月下灯火飘忽若闪,风吹动屋檐下的灯笼。窗下几根红线结成的朴素挂饰,在黑夜中模糊又模糊。中国结飘起又浮下,丝缕之间纵横交错,缕缕红光透过线的间隙勾勒出中国结的轮廓。
忆起儿时年味横生的年,腊月里,奶奶常坐在摇椅,红线在她那布满沟壑的双手之间上下舞动,灵活翻转,宛如一条金鱼畅游在年意的河里,她熟稔的引线,分线,红线被分成了一股,两股,在一压一提中,一个别致的正方形悄然而生。
“好了。”
奶奶逆着光,举起编织好的中国结,窗外柔软而灿烂的阳光,洒在奶奶似雪的白发上洒在中国结上,流光溢彩。
这个呢,是同心结,寓意永结同心,你给你妈妈送去。这个是奶奶送你的,叫戟结,寓意你啊,前程似锦。这个呢,叫双喜结,那个啊,叫……”
腊月里,耳边常响起这样的话。我和弟弟任由奶奶差遣,在村里面从天亮奔到天黑,从村东奔到村西。
“婶婶,这是我奶奶给您编的中国结,让我给您送来了。”
“唉!真秀气哩!和外面卖的一样的嘞!”
说罢,婶婶便拿了一把奶糖塞到了我手里。
“来,吃点糖吧。”
我推辞不下婶婶这份年的祝愿,便收下了。
那奶糖吃在嘴里,甜到心底……
奶奶编织起的中国结,一股一线都紧紧联系着乡里人们之间的情谊。
故土的游子临行前都会向奶奶要一个挂坠般的中国结,他们说奶奶的结有别样的意义,只要身边带着或是瞧着,无论在天涯海角,心也永远跟着那片故土。
纤纤中国结,一面连故土,一面连着华夏文明。纤纤中国结,美矣!美在那环环相扣,紧密联系;美在那一针一线,织成亘古不变的文明;美在那每个华夏儿女心中文化命脉的流淌。
那抹红,红得热烈;红得鲜活;红得绚烂;红得耀眼。
那抹红,历久弥新,生生不息。那抹红,经久未衰,经久流传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