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香伴我成长——初二4班 邢博菡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十五世纪佛罗伦萨的旧书市上,但丁的手抄本在晨雾中等待被翻阅。那些泛黄的纸页不会知道,它们即将见证一个少年眼中迸发的晨光。正如《神曲》中那句:我们唯一的悲哀,是生活于希望中而没有希望。这让我想起自己七岁时翻开《安徒生童话》的那个下午,油墨的芬芳混着老槐树的清香,在记忆里永远定格成生命最初的启蒙。
童话世界为我搭建起的第一座精神殿堂。锡兵残缺的身躯中驻守着骑士的威严,芭蕾舞者中眼里的向往。这些用文字浇灌的塑像,让我第一次触摸到人性中的光亮,就像博尔赫斯所言: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。就像敦煌洞中沉睡千年的文字,每个字都在等待某个瞬间被重新唤醒,在崭新的灵魂里投下古朴的重影。
在这成长的风暴席卷而来,《平凡的世界》成为我的诺亚方舟。记得孙少平蜷缩在矿井管道读书的场景吗?安全帽的矿灯照亮了《牛牤》的每个字,黑色的煤灰在字里行间中簌簌掉落。路遥写道:生命中有多少的无奈和惋惜,又有怎样的愁苦与感伤?水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又是水,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碰理想的岁月。这让我在期末前的寒夜中忽然懂得: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,而是在黑暗中依旧相信光明的存生。就像苏轼在庐山云雾中写下的禅语:庐州烟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。书籍教会我们用诗意的眼光化解现实的迷茫。
此刻站在这里,我忽然明白,当文明跨越时间,思想般的碰撞,便如星火般燎原。《三体》中的奇幻世界,正如: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。当自己穿越到三国鼎立时期,与诸葛亮共商国家大事。那些在图书馆度过的周末,在书籍阅览室抄录的笔记,正将我们锻造成文明火炬的新任传递者。
同学们,看看教师窗外流动的云影吧,它们和莫高窟壁上的流云有着相同的弧度。当我们翻开书页,就是在延续从甲骨文到数字代码的文明长河。雨果说:书籍是早就灵魂的工具。愿我们永远保持七岁那年翻开第一本的童话时那份虞诚。让墨香在血脉里流淌成河,带着古老的智慧与未来的期许,奔向生命更广阔的海洋。
谢谢大家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